字典
- 下一跳:如果ip包从主机A发送到主机B,需要经过路由设备X的中转,那么X的IP地址就应该配置为主机A的下一跳地址。
- Host-gw模式:将每个 Flannel 子网(Flannel Subnet,比如10.244.1.0/24)的下一跳 ,设置成该子网对应宿主机的IP地址。也就是主机(host)充当这条容器通信路径里的网关(gateway),也就是host-gw的含义;无封装,纯路由,只经过协议栈一次,性能较高
- 边际网关协议:BGP,Border Gateway Protocol,大规模数据中心维护不同“自治系统”之间路由信息、无中心的路由协议; 它不会在宿主上创建任何网桥设备相当于:每个边界网关上运行着一个小程序,它们会将各自的路由表信息,通过TCP传输给其它边界网关。其它边界网关上的这个小程序,则会对收到的这些数据进行分析,然后把需要的信息添加到自己的路由表。
- CNI:与k8s对接的部分
- Felix:DeamonSet,wmgm宿主机上插入路由规则,即写入Linux内核的FIB转发信息库,以及维护Calico所需要的网络设备等工作
- BIRD:BGP客户端,专门负责在集群里分发路由信息
- 边际网关:负责把自治系统连接在一起的路由器。它的路由表中有其它自治系统里的主机路由信息;
- Calico:集群中所有的节点,都是边界路由器,被称为BGP Peer;默认情况下,是一个Node-to-Node Mesh的模式。随着节点的增多,会以N^2的规模快速增长。一般推荐在少于100个节点的集群中
- Calico Route Reflector的模式,大集群,它指定一个或几个专门节点,来负责与所有节点建立BGP连接,从而学习全局路由规则,其它节点,只需要给它交换路由信息。
- Calico IPIP模式:添加的路由规则
10.233.2.0/24 via 192.168.2.2 tunl0
,下一跳地址是Node2 IP地址,但发出去包的设备是tunl0(注意,不是flannel UDP模式的tun0,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)它是一个IP隧道设备(IP tunnel),IP包进入IP隧道后,被内核IPIP驱动接管。它会将这个IP包直接封装在一个宿主机网络的Ip包中。
Calico IPIP模式:
Flannel Host-gw模式
$ ip route
...
10.244.1.0/24 via 10.168.0.3 dev eth0
目的地址属于10.244.1.0/24网段的IP包,应该经过本机的eth0设备(dev eth0)设备发出去,并且它的下一跳(next-lop)是10.168.0.3(via 10.168.0.3)
从示意图上看,下一跳地址是目的宿主机Node2,所以IP包从应用层到链路层被封装成帧时,etho会使用下一跳地址对应的MAC地址,做为数据帧的MAC地址。
Node 2的内核网络从二层拿到IP包,就会看到这个目的IP地址:10.244.1.3,根据Node 2的路由表,会匹配到第二条路由规则,从而进入cni0网桥,进入infra-containeere-2当中。
Flannel子网和主机的信息,都是保存在Etcd中的。flanneld只需要wacth这些数据变化,然后实时更新路由表则可。性能损失在10%左右,其它基于VXLAN隧道机制的网络方案,性能损失在20%~30%左右。
Flannel host-gw限制,要求宿主机必须是二层连通;必须有其它宿主机的路由信息;